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> 「回鄉的我–朱義成雕塑展」 回鄉辦展夢圓

文化藝術

字級

「回鄉的我–朱義成雕塑展」 回鄉辦展夢圓

【人間社 彭高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3-03-12
台灣知名雕塑家朱義成一償回到故鄉高雄大樹辦一場展覽的宿願,3月4日至4月16日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「回鄉的我–朱義成雕塑展」,展出木雕、銅雕、陶塑、交趾陶等60件作品。3月11日下午舉辦開幕儀式,教育界與藝文界人士、愛好藝術的民眾及佛光人近260名觀禮。

開幕儀式在音樂家蘇韻宏以中提琴、毛薇藺以鋼琴合奏的〈巴哈前奏曲〉啟幕,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,闡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畢生致力於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宏願。並開示,文化藝術創作與學佛過程一樣,向內開發、觀照,從感官知覺世界悟道,透過靜心與思惟,覺悟自己的真心本性,而藝術創作也需向內認識自己、發現自己。而朱義成出生成長於佛光山山腳下,與佛結緣,心中有佛。所謂「心如工畫師」,自然所雕塑出圓滿的佛像是純真、至善、淨美的。

「大樹的孩子,學習力、毅力激發其創作力」,貴賓大樹區區長陳靜蘭盛讚朱義成,並恭喜他衣錦還鄉,是大樹之光,大樹人以他為榮。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說,串起朱義成珍珠人生的線是佛性、孝順、藝術,並引申其義。

朱義成致詞時,感謝一路提攜他的貴人,內心激動得數度哽咽不能言語。他表示,玩泥創作48年有餘,用泥土記錄人生旅程,從佛像到眾生相,由傳統到新探索,自生活中找尋藝術創作的泉源。他認為生活即是禪,藝術創作也是修養,期許創作出好作品,淨化陶冶人心。

朱義成耕泥創作之路漫漫,13歲向陳明吉拜師開啟學徒生涯,從事廟宇佛像捏塑工作,扎下深厚的雕塑根基,佛光山大雄寶殿供奉的三寶佛,即有他捏塑的功夫。為精進雕塑手藝,朱義成先後追隨周鎮錫、鄭贏洲等師傅習藝;拜國寶級交趾陶大師蘇俊夫為師後,埋首交趾陶創作天地,開創其風格獨特的交趾陶藝,曾榮獲文建會(文化部前身)第四屆民族工藝獎。

展場中,朱義成雕塑的佛像〈釋迦牟尼佛〉、〈舍利佛尊者〉、〈羅睺羅尊者〉、〈須菩提尊者〉、〈阿難尊者〉等,透出沉定莊嚴,令觀賞者虔誠恭敬之心油然而生,顯現他盡致的掌握佛菩薩神韻。作品〈嗯〉、〈啊〉、〈蓄〉、〈老伴〉、〈優雅〉、〈竊喜〉等眾生百態,生動傳神,讓人會心一笑。

剪綵後,舉行捐贈儀式,建誌鋼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志源捐贈楊惠姍琉璃創作〈人間八仟億萬佛〉,由慧倫法師代表館方受贈,並頒發感謝狀及《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》。
12345678910第1 / 61頁
追蹤我們